释义 |
行政管辖是指行政机关对某一领域或对象进行管理、监督和控制的权力范围。 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具体组织,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等职能,因此行政管辖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一种方式。行政管辖的范围可以包括地域、行业、对象等多种形式, 行政管辖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辖权时必须依法行使,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权限。同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辖权时,也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原则,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管辖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行政管辖的对象:行政机关首先要确定行政管辖的对象是谁,包括个人、组织或其他行政机关等; 2、确定行政管辖的范围:行政机关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确定行政管辖的范围,包括管辖事项、地域范围、时间限制等; 3、制定行政管理措施:行政机关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4、展开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机关要在法定程序和程序规定下,依法展开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调查、核实、取证、听证等; 5、作出行政决定:行政机关根据调查核实和听证结果,作出相应的行政决定,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6、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行政管辖的过程中,要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对象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行政管辖的步骤是根据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进行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管辖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保障行政对象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