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究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释义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及泄露途径
    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案件事故、账户钱款丢失以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问题。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包括丢弃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商家促销活动、招聘网站、报名、复印资料以及身份证复印件滥用等。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法律分析
    一、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还可能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
    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复制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
    3、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
    4、账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使用银行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5、个人名誉无端受毁。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与你有关。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
    二、个人信息通过哪些途径被泄露
    总结起来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泄露途径一: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
    泄露途径二: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
    泄露途径三: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
    泄露途径四: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
    泄露途径五: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被利用。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泄露途径六:身份证复印件滥用。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
    结语
    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诸多危害。首先,您可能会频繁收到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和垃圾邮件,给您带来不便。其次,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您的个人信息进行冒名办卡透支欠款等欺诈行为,给您造成财务损失。此外,您可能会无端地卷入案件或事故中,损害您的名誉和声誉。而且,不法分子还可能通过挂失您的账户或身份证来窃取您的钱款。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三十三条 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或者扩大开放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八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