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亲去世母亲健在谁来继承? |
释义 | 农村宅基地继承问题:宅基地不可继承,但房屋可以。子女户口迁出后不享有宅基地,但可继承房屋。父母去世后,宅基地归集体所有,但房屋可继承。子女成为城镇人口后,宅基地使用权归集体所有,房屋归个人所有。继承人可将房屋折价给土地所有者、出售给当地居民或出租并交纳土地使用费。 法律分析 农村的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按规定,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的儿女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户口已经迁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户口迁出的,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继承,不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在房屋存续期限内,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至房屋消灭时止。 3、原是农村居民,子女参加工作已为城镇人口,在农村的父母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交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房屋还存在的,其房屋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宅基地允许房屋继承人使用。如继承人要求处理房产,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将房屋折价给土地所有者2)将房屋出售给有正住户口,需要用地建房或没有达到宅基地使用面积的当地居民,并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属变更手续。 (3)允许依法将房屋出租,按规定交纳土地使用费。 拓展延伸 继承权益的法律规定及争议解决 继承权益的法律规定及争议解决是一个涉及财产继承的重要法律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当父亲去世时,他的财产将根据继承法进行分配。然而,如果存在多个继承人或亲属之间的争议,解决这些争议可能需要依赖法律程序和争议解决机制。法律规定了继承权益的分配原则,如合法继承人的顺序、分配比例等。在争议解决方面,亲属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争议。法院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来做出裁决,以确保继承权益得到合理保护。因此,了解继承权益的法律规定和争议解决程序对于继承人和亲属来说至关重要。 结语 继承权益的法律规定及争议解决是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法律,父亲去世时,财产将按继承法分配。争议可能需要法律程序和解决机制。法律规定了继承权益的分配原则,如继承人顺序、比例等。争议可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解决。法院将根据法律和证据裁决,保护继承权益。了解继承法规定和争议解决对继承人和亲属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