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什么养老保险体? |
释义 | 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局良好。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落地时机和政策内容都很好,市场反应也很快,这说明居民确实意识到了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各机构也高度重视。总的来看,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局良好,弥补了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的一大短板。 个人养老金建设将是一场持久战而非速决战。尽管开局良好,但还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第三支柱,无论对政府、业界、居民个人都将是很大的挑战。 因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保基本,虽然有个人账户,但除了按时缴费,无需个人操心;第二支柱职业年金覆盖机关事业单位,方式是自动扣除,企业年金只覆盖了不到10%的企业职工,老百姓感受并不深。只有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首次需要居民个人决策,要通过居民延迟消费、主动投资去实现,因而参与者会十分关心资金能否保值增值,这方面挑战是相当大的。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关键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服务。如果让居民牺牲了流动性,却不能获得一定收益,舆论影响将会非常大。从这个角度看,个人养老金建设必将是一场持久战。 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并非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吸引哪类人群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这也属于正常情况。毕竟发达国家积累型养老金制度也花了40年时间,才达到当前的积累水平。 打好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持久战,需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于纳税居民来说,税收优惠是比较直观的;但对于未纳税居民来说,当前税优制度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因此,在税收和财政补贴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建议制度试行一年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想方设法吸引更多居民参与进来,这对于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也非常有利。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是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根本目的。根据联合国的最新预测结果,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并非在2050年达到高峰后就能下降,而是可能一直持续到本世纪末,届时,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可能将达到40%。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必须从长远出发,要具备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大部分人的参与。我国第一支柱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广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难度也很大;因此,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必然选择。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第三支柱只是少数人的制度,必定无法持久,需从更多的税收优惠甚至财政补贴等角度出发,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强调年轻人参与个人养老的重要性,积极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当前我国养老金体系仍以第一支柱为主,如果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第一支柱已经收不抵支。长远来看,应该尽量减少财政补贴,让第一支柱回归现收现付模式,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如果可以做大做强第二、第三支柱,未来中高收入阶层就无需依靠第一支柱保基本,而主要依靠二、三支柱,让第一支柱更多地服务于中低收入群体,从而真正实现养老金三支柱的平衡发展。 法律依据: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指出“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2年初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落地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仅是制度革新,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客观需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