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职老师威胁,不实习就不给毕业证,暂缓毕业,不能建档 |
释义 | 学生必须实习才能拿到毕业证,但学校强制安排实习单位违法;学校有权让学生自行安排实习或因学分不足而无法毕业合法。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七、十七、三十二、三十三条。 法律分析 学生不实习拿不到毕业证,如学校强制安排实习单位则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学校有权让学生通过实习获取学分,进而获得毕业证,如可自行安排实习单位或因未修满学分而无法毕业则合法。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七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 (二)恪守学术道德,完成规定学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七条 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具体办法由学校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应当准予毕业,并在学生离校前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但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可以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拓展延伸 中职学生实习要求引发争议,学校施加压力限制毕业证发放 针对中职学生实习要求引发的争议,学校施加压力限制毕业证发放一事,需要进行全面的讨论和评估。实习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培养。然而,学校施加压力以限制毕业证的发放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可能会感到被迫参加实习。其次,这也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不公平待遇或不适当的工作环境,因为学校可能更关注毕业证的发放而忽视了学生的权益保障。因此,学校应该平衡实习要求和学生权益,确保实习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有意义的实习经历,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发放毕业证的条件而强制实习。 结语 中职学生实习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技能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校施加压力以限制毕业证的发放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应该平衡实习要求和学生权益,确保实习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有意义的实习经历,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发放毕业证的条件而强制实习。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全面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三章 学 校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颁发证书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前款规定以外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制造、销售、颁发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作弊、剽窃、抄袭等欺诈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购买、使用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十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