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货币犯罪案件难点分析
释义
    1、作案手段多元化难以发现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货币犯罪的犯罪手段也日趋多元化。在制作手法上,传统的造假技术不断革新,设备更加先进。犯罪嫌疑人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制版、机制胶版印刷以及彩色复印等高新技术和彩色喷墨打印机、彩色复印机等高新设备用于伪造货币,制作出的假币也更加难以分辨。除传统的犯罪手段之外,一些新型的犯罪手段也逐渐兴起,以辽宁地区为例:一些犯罪嫌疑人几个人聚在一起,设立一个窝点,利用计算机和小型打印机分工合作,再辅以传统手段,在短期内就可以制造大量的高仿真假币;网络的普及、快递的发达也为犯罪嫌疑人带来了可乘之机,一些犯罪嫌疑人制作好假币在网上进行兜售,或是本身不进行制作而在网上购买,鉴于目前快递管理制度不健全,犯罪嫌疑人互不见面即可实施犯罪;国内的货币犯罪嫌疑人同国外的货币犯罪嫌疑人相勾结,走私大量的外币,如由于地理原因丹东就成为了朝鲜制作的假美元的主要集散地。总而言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更加多元化,如何以不变应万变,是当前我们打击货币犯罪的主要的难点。
    2、获取证据难度大
    一般来说,经济犯罪不同于其它刑事犯罪通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现场。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大多通过账簿、票据等书证来进行查证。然而,货币犯罪在取证方面具有难度大的特点。一方面,由于货币的流通性,货币犯罪交易完毕后,犯罪嫌疑人在假币上所留的痕迹往往被覆盖不存在证明意义。另一方面,货币犯罪作案人员已经形成组织,分工明确,呈网络状。在经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一个货币犯罪组织中有犯罪嫌疑人的同乡、同村、甚至家庭成员。甚至在一些资源贫瘠、地形特殊、交通不便的地区,出现了一整个村庄都以实施假币犯罪为生的局面。如此一来,由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地缘、血缘关系,犯罪嫌疑人之间势必互相包庇、纵容。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贸然进行侦查,则侦查取证工作必然步履维艰。
    3、案件反复难以根除
    办理货币犯罪案件过程中,我们发现货币犯罪案件难以根除。在实践中,绝大部分案件是在运输、买卖或持有、使用环节破获的,伪造环节破获的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在贩运、持有、使用环节破案相对较为容易。由于公安机关经费和人员的限制,很难对犯罪线索持续深入侦查,有时只能就案办案。但是如果货币犯罪案件不能够追根溯源,打击只是流于表面,则此类罪行难以根除,就不能切实消除其社会危害性。此外,《刑法》中对于持有、使用假币的刑罚处罚较轻,最高刑期为有期徒刑十年。一些犯罪嫌疑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即使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刑满释放后重操旧业,继续从事货币犯罪。另一方面,我国现金使用量大,一些群众收到假币、发现假币犯罪不及时上报公安机关,任其存在,使假币“流通”顺利无阻。同时还抱有“吃亏”心理,收到假币后,不是积极向有关部门上交假币,提供情况、帮助破案,而是转嫁损失,将假币继续使用,导致假币“流通”有空可钻。这种“转嫁损失”的心理为假币提供了生存空间,只要假币仍能够“流通”,作案人就不会停下制造假币的步伐。以上就是当前经侦工作中办理货币犯罪案件面对的主要难点,面对困难我们要深入分析,追根溯源,找寻出真正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办理货币犯罪案件的难点,维护国家经济秩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9: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