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知假买假是否涉及消费者权益? |
释义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求经营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行使权利,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法律分析 知假买假不属于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保存和处理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最终产品使用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拓展延伸 知假买假: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措施 知假买假是指消费者明知商品是假冒或侵权的情况下仍然购买。针对这一现象,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益,对知假买假行为进行了明确禁止。其次,法律加强了对假冒商品的打击力度,设立了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消费者积极揭露假冒行为。此外,电子商务法规定了电商平台对假冒商品的责任,要求平台加强商品鉴别、投诉处理等措施。还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知假买假行为进行了刑事处罚,提高了违法成本。综上所述,通过法律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遏制知假买假的现象,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益,禁止知假买假行为。法律加强了对假冒商品的打击力度,设立举报奖励制度,要求电商平台加强商品鉴别和投诉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对知假买假行为进行刑事处罚,提高违法成本。通过这些法律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遏制知假买假,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八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标准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