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向法院申请复议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申请复议的意思是司法机关重新考虑或审查已作出的决定。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不立案的控告人可申请复议。行政复议的法律规定包括申请形式、材料提交、报送期限和复议程序等。行政复议需要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需在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证据和材料。 法律分析 一、向法院申请复议是什么意思 复议,指的是司法机关根据有关机关和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或要求,对已作出的决定重新予以考虑,或重新审查处理。 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机关对控告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申请复议。 二、行政复议的法律规定 执行法院对执行异议作出裁定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以下申请复议的程序: 1、申请复议的形式。要求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口头申请复议的,应告知其提出书面申请,未提出书面申请的,不视为复议申请。 2、申请复议材料的提交。规定既可以通过执行法院转交,也可以直接项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交。 3、复议材料报送的期限。要求执行法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将有关案件材料在五日内报送上一级人民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通知执行法院在五日内报送有关案卷材料。 4、复议一律组成合议庭,复议须在法定期间完结,原则上为三十日,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三、行政复议需要的材料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对执行法院裁定不服时,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重新审查处理的一种法律程序。申请复议需要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交相关材料。执行法院应在五日内将案件材料报送上一级法院,而上一级法院应在五日内通知执行法院报送有关案卷材料。复议一律组成合议庭,原则上期限为三十日,最长不超过六十日。行政复议需要的材料包括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被申请人应在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九条 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