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 法院判决 |
释义 | 民间借贷案件管辖法院:债务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或借款合同履行地起诉。法律规定,对于民间借贷纠纷,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都有权管辖。起诉流程主要是:准备诉讼材料,带上相关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并判决。 一、欠款人是外省怎么样起诉 可以选择在出借人和借款人的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根据欠款金额选择管辖法院的级别。因为对于民间借贷纠纷,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都有权管辖。 另外起诉流程主要是:准备诉讼材料,起诉时,可以写好起诉状、带上身份证、相关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并判决。诉讼最关键的在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要承担不利后果。要证明别人借你钱只有借据、收据、欠条这些证据还不够,有借据、收据只是证明借款关系成立,但不能证明是否履行。 所以你需要提供的证据包括:借据、收据、欠条;付款凭证,即款项转移证明。只有你能提供证据证明借款事实和款项转移两个事实,法院法官才会认定借款确实已支付,你的诉求才会被支持。 如果确定要起诉应先咨询律师,金额较大或对诉讼程序完全不了解应当全权委托律师代为专业诉讼,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债权。 二、民间借贷可不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 民间借贷纠纷是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贷款方所在地,当然即原告所在地,因此,发生此类案件的,如果不知道对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亦或被告所在地较为偏远,当然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三、网上立案流程 起诉的第一步是去法院立案,那是不是随便找一家法院就可以?并不是,这涉及了管辖法院的问题。管辖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管辖法院的级别,离婚案件通常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所谓基层人民法院,主要是指区县级法院,比如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就属于基层人民法院。 确定管辖法院第二个要考虑的是地域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在确定管辖法院时通常采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意思是原告要去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立案。住所地通常指的是户籍所在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告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则在被告的经常居住地立案。什么是经常居住地?就是自起诉时往前推算,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如果未满一年就不属于经常居住地。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