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自然资源等别是在全国尺度下,对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综合差异的量化排序,通常用一定数目表达(如现有“土地等别”全国分为1-15等,自然资源的等别需要由国家层面统一规定等别划分方法);自然资源级别在规定区域内,对自然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区位等属性综合差异的量化排序,通常用一定数目表达(各地分级会有所差异,主要是确定土地价格差异化的依据)。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对自然资源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其区域内部的地域差异,评定自然资源质量级别的活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六条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协调。在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在江河、湖泊的安全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江河、湖泊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