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96年以前社保视同缴费 |
释义 | 一、96年以前社保视同缴费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二、视同缴费年限从哪一年开始计算?必须是1992年吗? 视同缴费年限,是从哪一年开始计算的?必须是1992年吗?这个其实各个地区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1992年,这是由于我们国家,最早建立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并执行的。那么言而知义,就意味着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可以被认定为是视同工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从1992年开始,实际缴纳养老保险。 就全国来看,大概是1992年到1996年这将近4年多的时间,逐步的在落实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所以有些地区比较早,也就是说他1992年可能建立了实际缴费。但是有些地区可能比较晚,在1993年或者说1994年,才建立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甚至有些地区更晚一些,那么就到了1995年,最晚是不晚于1996年建立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从1996年才开始建立实际缴费年限。那么也就意味着1996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可以被认定为是视同公民。所以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自己的视同工龄可能也会更长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会变得越来越少,因为他们都是属于退休人员了,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在职人员。所以将来企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可能就不再拥有视同工龄。最终都按这实际社保的交费,来确定自己养老金的待遇。 那么我们的视同工龄,对于我们个人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有什么好处呢?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实拥有视同缴费年限和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是有很大的差距。视同缴费年限这一部分,是直接可以计算成为我们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拥有的视同缴费年限,而且你的视同缴费年限比较长,那么你最终可以单独的额外的,获得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并且视同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也是比较高的,一般都可以达到120%~140%左右。就算是比较低的地区,大概都是100%。比起很多人的实际缴费的平均缴费指数还是要高一些的。所以说这就是拥有视同工龄的好处,因为你可以多获得更高的退休养老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