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辞职才能更好地避免纠纷呢?
释义
    (一)辞职信的递交
    职工辞职的意思表示,应当以书面通知的方式告知用人单位,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实务中,职工向单位提交辞职信,就是履行书面通知义务的常用方式。鉴于“书面通知”是职工合法辞职的法定义务,在发生争议时,由职工一方负担举证责任。职工如何证明履行了书面通知义务,确实需要注意书面通知的具体方式。在按常用的提交辞职信方式发生困难时,建议职工以邮寄等方式,并保留邮资、回执、查询单等相关材料作为证据。
    (二)注意辞职时的各项应得的赔偿
    职工主动辞职与“被迫辞职”,这在法律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职工提出辞职要求并与单位协商达成一致的,和职工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所列的过错行为,导致职工辞职的(就是通常所说的“被迫辞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一项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比如,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职工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年终奖根据各单位的不同规定,可分为业务奖、全勤奖等不同类型,一般均是对过去一年工作表现的考评奖励,职工离职与年终奖发放无关,除续签劳动合同的奖励外,单位应当支付给职工。
    (三)注意自己是否是“提前辞职”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明显不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5条明确规定:“除本法第22条(服务期违约金)和第23条(竞业限制违约金)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0条还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谓“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是指职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37、38条的程序性规定或者是第22条的服务期限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职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提出辞职协商,或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书面通知辞职,均是职工合法行为。
    一、劳动合同有离职违约金合法吗
    劳动合同有离职违约金是违法的,签了劳动合同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一般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以后,不管有无固定期限,都可以进行解除劳务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除服务期和违反竞业限制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通常职工的劳动合同当中是不可以约定劳动合同违约金的,但是一些特殊的劳动合同除外。如果在劳动合同当中有约定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相关事项或者竞业条款的话,那么是可以在劳动合同当中约定违约金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