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生可以更换几次名字? |
释义 | 我国公民成年后可以改名,但需满足三个条件:本人意愿、充分理由,并承担一生只能更改一次的责任。16周岁以上需书面申请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经公安机关审批后方可改名。被剥夺政治权利、受刑事处罚和劳动教养者不得变更姓名。改名后原姓名作为“曾用名”备查。具体程序为领取申请表格,提供资料后经审批即可改名。 法律分析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有姓名权,即自主选择自己的姓名。所以人的名字一生不止改一次。成年以后可以改名。成年人改名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本人要表达改名的意愿,第二是理由要充分,第三是本人要承诺改名后引起的民事和法律责任均由自己承担,且一生只能更改一次。16周岁以后,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持有效证明材料报公安机关审批。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正受刑事处罚和劳动教养者,不得变更姓名。公民依法变更姓名后,原姓名作为“曾用名”备查。也就是说要写一个改名申请给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通过盖章后到所在地公安局户籍股登记,当然要带户口簿。投档案后大约15或7个工作日后可以正式更改,户口簿里面会写个人曾用名是什么,现名是什么。毕业证什么的需要用到证明身份的时候须带上户口簿配合。具体的程序是:想改名者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户证窗口,领取申请表格,并提供所需资料,经审批后即可改名。 拓展延伸 探索人生中更换姓名的法律限制和实际可行性 在大多数国家,人们更换姓名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限制和程序。法律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充分的理由,并可能要求公告更换姓名的意图。此外,一些国家可能会限制更换姓名的次数,以防止滥用或混淆身份。然而,在实际可行性方面,人们更换姓名的原因各不相同,可能包括婚姻、离婚、身份认同变化等。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前提下,更换姓名是可能的。但需要考虑到相关的费用、手续和时间成本。此外,更换姓名还可能对个人的社会关系、职业生涯和个人品牌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是否更换姓名,个人应该综合考虑法律限制和实际可行性。 结语 改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根据我国宪法,成年人可以改名,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个人意愿、充分理由和自行承担责任。在办理改名手续时,需要向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经过审批后,可以正式更改姓名,并在户口簿中记录曾用名和现名。在更换姓名时,需考虑法律限制、手续和时间成本,以及对个人社会关系、职业生涯和个人品牌的影响。因此,个人在决定是否更换姓名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七条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户口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 第十八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