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业单位干部退休年龄 |
释义 | 事业单位的职员、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工人退休年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或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从事特殊工作满10年。退休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享受退休费,退休费的发放标准根据工作年限不同而有所调整。 法律分析 一、事业单位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第五条事业单位的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含聘期满10年的聘用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的; (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第六条事业单位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的;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的;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职员、专业技术人员。 二、退休后的待遇 第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照对同级在职人员的规定,阅读有关文件,听有关报告,参加有关学习、会议和重大活动。 第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之前,每月按以下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固定工资与活工资(全额拨款[财政拨款]单位固定工资70%,活工资30%;差额拨款[财政补助]和自收自支单位固定工资60%,活工资40%)之和根据不同工作年限按以下比例计发: 1、工作年限在35年以上的,按90%的比例计发; 2、工作年限在30年至34年的,按85%的比例计发; 3、工作年限在20年至29年的,按80%的比例计发; 4、工作年限在10年至20年的,按70%的比例计发; 5、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的比例计发。第九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公)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退休的,每月按以下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事业单位的退休年龄根据不同职务和工作条件而定。退休后,工作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享受退休待遇,包括参与学习、会议和活动,并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比例计发退休费。对于因工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人员,也将获得相应的退休费。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八条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六条 退休工人易地安家的,一般由原工作单位一次发给一百五十元的安家补助费,从大中城市到农村安家的,发给三百元。 退职工人易地安家的,可以发给相当于本人两个月标准工资的安家补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