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智力残疾等级1至4级补助区别 |
释义 | 智力残疾1至4级补助区别为每月领取的补贴金不同。 一、智力残疾1至4级每月领取的补贴金分别是多少? 1、智力一级残疾100元; 2、智力二级残疾80元; 3、智力三级残疾50元; 4、智力四级残疾50元。 其中一级、二级是重度,三级是中度,四级是轻度,由街道办事处依照低保金发放渠道按月发放。 二、智力残疾分为等级如何划分? 1、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或25以下,适应行为极差,面容明显呆滞,终生生活需全部由他人照料;运动感觉功能极差,如通过训练,只在下肢、手及颌的运动方面有所反应。 2、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25或25-40之间,适应行为差,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 3、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50或40-55之间,适应行为不完全;实用技能不完全,如生活部分自理,能做简单家务劳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常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很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交往。 4、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70或55-75之间,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经过告别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机能力;骒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四十六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第四十七条 残疾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残疾人所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四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级人民政府对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必要的辅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换,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救助。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