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各方签订的合同确定违约责任。因合同具有相对性,第三人的行为导致自己违约的,不能免除自己的违约责任。 一、合同违约责任条款如何约定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或者违约金的计算方式。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支付一定违约金,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可以约定:违约责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里面作详细约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合同违约责任是否对应 合同违约责任是对应的,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1、违约责任仅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违约当事人因其违反合同义务应向合同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2、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不对合同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3、合同当事人不对合同以外的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三、违约责任能否涉及第三方 一般情况下,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仅及于当事人双方。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及于第三方,例如: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中,在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三方有权要求债务人向其履行的情况下,违约责任及于第三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