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紧急避险权是什么
释义
    紧急避险的条件包括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等。企业应当根据行业规定定期开展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紧急避险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主观特征是,认识到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目的,而实施避险行为。可见,紧急避险行为虽然造成了某种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联系到具体事态来观察,从行为的整体来考虑,该行为根本没有社会危害性,也根本不符合任何犯罪的构成要件。在刑法理论上,犯罪阻却事由常是指某种行为虽然在客观上具备了刑法对某一犯罪规定的行为形式,但其行为实质是有利于社会利益,因而不有社会危害性,或者行为人在主观上缺乏罪过内容,因而不具有主观危险性,因此根据刑法的明确规定,阻却其犯罪成立的情形。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紧急避险系法定的犯罪阻却事由。所谓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紧急危险、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实施的以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刑法传统理论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即凡是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时,就是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一般认为,生命法益、身体法益、财产法益的重要性是逐步减弱的。为了生命法益而牺牲身体法益、财产法益没有超出必要限度准确无疑。企业应当根据行业规定定期开展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紧急避险权条件
    (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
    (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4)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紧急避险不负法律责任。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在发生与其特定责任有关的危险时实行紧急避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7: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