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买到假货,该怎么办?
释义
    购买假货后,涉案金额不达标时,解决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调解组织调解,向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如果您的涉案金额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金额,公安机关一般无法立案,所以,
    买到假货后通过下列途径解决比较有用。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如何识别和应对假货风险
    识别和应对假货风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先,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正规渠道的商品来降低假货风险,避免购买到假货。其次,消费者应该仔细观察商品的包装、标签和质量,注意是否存在明显的瑕疵或不合理的价格。此外,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查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经验分享,以了解某个品牌或商家是否存在假货问题。如果发现购买到假货,消费者应立即与商家联系,要求退货或换货。如果商家不予合作,消费者可以向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总之,保持警惕、提高辨识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应对假货风险。
    结语
    针对涉案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后,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消费者应增强对假货的识别能力,通过购买正规渠道商品、仔细观察包装、标签和质量,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了解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以降低假货风险。如遇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并要求退货或换货,如商家不合作,可投诉并考虑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保持警惕、提高辨识能力,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假货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