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手机骚扰行为如何定性? |
释义 | 电话骚扰行为涉嫌违法,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恐吓、侮辱、捏造事实等行为,可处以拘留或罚款。对于威胁证人、发送淫秽信息等行为,处罚更为严厉。同时,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也是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电话骚扰,达到以下法律所规定的程度的,涉嫌违法。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拓展延伸 手机骚扰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处理方式 手机骚扰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处理方式主要涉及对恶意骚扰、骚扰电话、短信骚扰等行为的界定和相应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手机骚扰行为通常被视为侵犯个人隐私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在处理上,受害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如保留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申请法院保护令等。同时,相关法律也规定了骚扰者可能面临的处罚,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为有效打击手机骚扰行为,个人应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如遇骚扰应及时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手机骚扰行为涉嫌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恶意骚扰、侮辱、恐吓等行为,将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受害人可采取保留证据、报案、申请法院保护令等方式保护自身权益。为有效打击手机骚扰行为,个人需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如遇骚扰,应及时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