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鉴定程序违法? |
释义 | 鉴定程序违法包括鉴定人不负责任、提供虚假证明、拒绝出庭作证等情形。对违法行为,可向司法行政部门投诉,调查处理并撤销违法鉴定结论。鉴定程序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包括合法主体、材料、程序、步骤和结果。违法鉴定机构将受到处罚,包括警告、改正、取缔、罚款,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约,未取得许可证设立鉴定机构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一、鉴定程序违法是指哪些情形 1、鉴定人或鉴定机构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2、鉴定人或鉴定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登记的; 3、鉴定人或鉴定机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拒绝出庭作证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违纪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则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从而使得原鉴定结论作废或者司法鉴定结构主动撤销违法的鉴定结论。 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它是评断鉴定过程与结果是 否合法和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这一原则在立法和鉴定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鉴定主体合法;鉴定材料合法;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 法;鉴定结果合法五个方面。 二、鉴定程序违法该如何处罚 (一)未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擅言设立司法鉴定机构或擅自面向社会开展司法鉴定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取缔;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于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设立登记的,除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注销外,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如今这个法治社会里是不可以违法的,而就鉴定程序来说鉴定程序一般是对于事故做一些证明,对于这一类鉴定程序国家也会出台相关法律来约束,但是也还是会存在一些违法行为。根据规定,未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擅言设立司法鉴定机构或擅自面向社会开展司法鉴定的都属于违法,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 结语 司法鉴定程序的违法行为包括:鉴定人或鉴定机构对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拒绝出庭作证等。对于违法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并进行调查和处理,以使得原鉴定结论作废或主动撤销违法的鉴定结论。鉴定程序违法的处罚包括:未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擅自设立司法鉴定机构或开展鉴定的将受到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将被取缔,有违法所得的将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在法治社会中,违法行为是不可容忍的,对鉴定程序的违法行为应该依法予以严惩。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五章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 第四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问题。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应当依照有关诉讼法律和本通则规定实行回避。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质量,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