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造货币罪的行为对象有哪些 |
释义 | 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是货币。这类所说的货币,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外币是指境外正在流通使用的货币,既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货币,还包括可在中国兑换的外国货币,如美元、英镑等,以及在中国尚不可以兑换的外国货币,如卢布等。 一、走私假币罪的立案标准 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追诉。“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境外货币。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二千元以上不足二万元或者币量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二千张(枚)的,属于走私假币罪“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伪造的货币,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二万元以L不足二十万元或者币量二千张(枚)以上不足二万张(枚)的;(二)走私伪造的货币并流入市场,面额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标准的。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属于走私假币罪“情节特别严重”,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二十万元以上或者币量二万张(枚)以上的;(二)走私伪造的货币并流入市场,面额达到本条第三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标准的;(三)走私伪造的货币达到本条第三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具有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使用特种车进行走私等严重情节的。货币面额以人民币计。走私伪造的境外货币的,其面额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 二、伪造假币罪名的条件成立有哪些 伪造假币涉嫌伪造货币罪,其罪名成立条件具体如下: 1、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犯罪。 2、行为人必须具有伪造变造货币的行为。 伪造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货币的基础上或者以真货币为基本材料,通过挖补、剪接、涂改、揭层等加工处理,改变原货币数量、形态或面值的行为。 3、行为人变造货币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犯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 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仿照货币的形状、色彩、图案等特征,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观上足以乱真的假货币,破坏货币的公共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三、伪造货币罪的立案标准 伪造货币罪的立案标准有以下几点:伪造货币一张或者复制一张面值在两千元以上的货币的;以及其他应当追究伪造货币刑事责任的情形,都构成伪造货币罪的立案标准。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了国家货币的管理规定,模仿货币的形状、颜色以及图案等特征,采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假币的一种行为。境外货币犯罪的数额,需要按照案发当日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公布的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进行计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