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当事人在约定履行期限内未履行,构成违约,但双方仍可就履行债务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一旦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就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达成和解协议,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就民事纠纷达成和解协议。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当事人未履行合同,经协商一致达成和解协议,应当书面确认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加以确认。 总结:虽然违约后造成了损失,但是双方仍可就履行债务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一旦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有效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