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中的次要责任比例是多少?
释义
    交通事故的次要责任,需要根据事故双方当事人驾驶车辆进行判断的,主要存在以下情形:
    1、主次责双方均为机动车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2、主次责双方一方为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1)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承担8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次责的承担20%的赔偿责任;
    (2)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主责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占次要责任,承担40%的赔偿责任。
    3、主次责双方一方为非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具体情况:
    当事人一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一方负事故主要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依据:
    1、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
    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例如某人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了通行的规则,也没有任何驾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因后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2、交通事故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过错在民法上有两种形式:客观上的过错和主观上的过错;
    所谓客观过错,就是当事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违反法律的事实,而不管行为人的主观意识状态,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构成过错;
    主观过错,主要是指当事人的过于自信、疏忽大意等主观意识状态;
    在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确定以后,对当事人的责任比例的确定,主要是由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在存在双方或者多方事故当事人过错的场合,例如,机动车超速行驶,而被撞的行人又闯红灯,便面临一个对当事人双方的过错进行比较的问题。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承担百分之多少
    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对于有非机动车及行人一方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一般来说,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赔偿比例为60%,同等责任赔偿比例为40%,次要责任赔偿比例为20%。
    交通事故应赔偿这些费用: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承担百分之多少
    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对于有非机动车及行人一方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一般来说,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赔偿比例为60%,同等责任赔偿比例为40%,次要责任赔偿比例为20%。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的赔偿,需要先确定次要责任的具体责任比例,然后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比例划分:
    1、主次责双方均为机动车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2、主次责双方一方为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1)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承担8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次责的承担20%的赔偿责任;
    (2)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主责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占次要责任,承担40%的赔偿责任。
    3、主次责双方一方为非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1、医疗费:
    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1)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1)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1)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2)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3)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1)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
    (2)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
    (1)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2)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6、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
    (1)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3)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注:伤残系数是指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是伤残的等级。
    伤残等级与赔偿系数对照:
    一级伤残100%;
    二级伤残90%;
    三级伤残80%;
    四级伤残70%;
    五级伤残60%;
    六级伤残50%;
    七级伤残40%;
    八级伤残30%;
    九级伤残20%;
    十级伤残10%。
    8、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1)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2)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9、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1)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10、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1、死亡赔偿金: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赔偿如下: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行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2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行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60%的责任。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
    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和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
    一、人身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标准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8、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9、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0、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二、财产损失赔偿
    财产损失赔偿是指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财产权益所造成的损失,包括:
    1、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
    2、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
    3、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
    4、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怎么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的赔偿,需要先确定次要责任的具体责任比例,然后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比例划分:
    1、主次责双方均为机动车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2、主次责双方一方为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1)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承担8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次责的承担20%的赔偿责任;
    (2)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主责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占次要责任,承担40%的赔偿责任。
    3、主次责双方一方为非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1、医疗费:
    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1)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1)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1)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2)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3)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1)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
    (2)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
    (1)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2)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6、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
    (1)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3)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注:伤残系数是指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是伤残的等级。
    伤残等级与赔偿系数对照:
    一级伤残100%;
    二级伤残90%;
    三级伤残80%;
    四级伤残70%;
    五级伤残60%;
    六级伤残50%;
    七级伤残40%;
    八级伤残30%;
    九级伤残20%;
    十级伤残10%。
    8、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1)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2)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9、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1)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10、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1、死亡赔偿金: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该内容由 张荣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