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企业资本运作的管理
释义
    定格: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克隆: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整合:你就是这样一个企业不论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还是集成经济,其目的除了强化企业核心能力机制之外,其另一重要侧面是增大核心能力从而整合企业的实力、规模,而企业核心能力之实力赖以增大,企业赖以扩张的根本实力条件,是以市场结构为基础推进资本运作的战略管理。凡兼并、收购大半为战略行动。这种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实施的资本运作,一定要以总体的战略意图为导向,在总体战略思路精心设计、周密策划指导下进行,这是作为战略家的企业家实施资本运作必须给出的首位谋划。近些年来的资本运作实践表明,相当一大部分企业并购的失败,在于没有战略指导,更深层的剖析表明,人们根本不懂战略意图,当然也就无法作出同目标市场对接战略谋划。贯彻四条导向原则能力学派管理专家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组织和产品---市场战略有效连结起来,就是变业务流程为战略性资产。所谓战略性资产亦可认定为具有(体现)企业核心能力的资产,因而以核心能力为主线。进行资本运作的主旨在于,透过各个层面将资本运作直接同市场结构联系起来。要如此,就必须贯彻以下四个导向的原则:A、产权重组以产业重组为导向。我们不能为重组而重组,产权重组只有按产业结构进行重组才能直接体现核心能力的要求;B、产业结构重组以产品结构重组为导向。产业结构只能以产品结构为实施形式;C、产品结构重组以市场开发结构重组为导向。如从产品的市场开发时序上说,每种产品的市场开发都存在有现实、潜在和未来三个层面;再如从市场开发可能性上说,都有忠诚度目标客户、满意度目标客户、一般客户等几个层面等等;D、市场开发结构以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时尚重组为导向。国美敢于进军中国家电名牌密集的青岛市场,首要的因素是瞅准了青岛地区家电价格高于外区10%至15%的这一可能的利润空间。三步曲:定格、克隆、整合成功的资本运作,在具体作法上,要实施一定格、二克隆、三整合的“三步曲”。关于定格。资本运作中,作为兼并目标公司的公司,首先要对现时点上自己公司本身的管理模块进行定格,为“克隆”准备母体。海尔兼并红星,或德隆兼并汇源等等莫不是先以对自己管理模块进行定格为前提来实现的。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整体定格。这是整体思路、总体设计的定格。首要的是企业同客户在“价值、战略、价值曲线”上的“对号”,这是前提,又是主要内涵之一。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以彼此忠诚度为核心指标的互动关系模式,由此作出以核心能力、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企业整体运作模式和战略发展的整体模块。联想培训新员工要求“入模子”的“模子”,海尔对拟使用海尔品牌的合作者要求必须经过五道关卡的“控制条件组合”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整体定格。其二,分项定格。这是指开发、营销策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等等子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总结、概括和精细的认定。其三,特殊定格。这是指对最能体现本公司个性特色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的更为深层开掘性的定格。关于“克隆”。实质上是指要进行三方面的制度创新。毫无疑问,首先要在已定格的三个层面上进行复制、拷贝。这本身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在如何进行由此引出的创新上,仅仅照搬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这起码要进行三方面的制度创新。这三种创新分别是:A、公司管理体制基本定格性的创新。公司既要科学认定以往的经验,又要进而转向现实层面进行创新。无论是国际上的GE、IBM等等,还是国内的海尔、联想等等莫不如此。B、“克隆”于购进公司的复制性创新。这即是本集团公司在其作为母体公司的管理基础上对子公司管理的创新。C、基于“克隆”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再造所引出更高层次上的大整合创新。这是指由并购新公司造成的整个集团公司基于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市场整合要求,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的制度创新。例如整个业务流程扁平化改造之后集团领导体制的设计与再造;再如,组织结构再造、调整与重构;再如,企业业务的组合调整及其尔后行业的集团总部体制及相应的向下延伸,市场体制的调整与再造等等,都要作更加细致的考虑。这里最关键的一条是必须实行彻底的理念革命。关于整合。整合,当然亦要在三个层面上进行,要掌握好技术、经济等等方面的相关度问题。要抓好核心能力机制再造、重构,要进行管理团队、企业文化整合等等。不过我以为,更为重要的不在对这些整合内涵的认定上,而在于对这些内涵整合机制上,即“如何整合”上。其关键点是整合的方向、标准、整合行动的坐标系统问题。尤其是在今天,人们更重视战略联盟,双赢格局的背景下面,更要求符合公司未来发展之趋势的要求,而非按一方意愿行事。由此可见,除了个别公司的个性化特质外,公司发展的一般趋势便成为整合的一般行为指向了。参考学者周研关于未来公司发展趋势的描述,企业资本运作中的整合,必须把握好如下十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既要重视物质生产、货物配送等有形方面的价值创造,更要重视以研发、品牌经营、资产重组、产权经营等无形方面优势攻占利润制高点。其二,既要重视固定资产或资本的实力,更要重视公司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能力创新,要让知识同资本所有者共同承担公司治理。其三,既要重视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优势的发挥,更要把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当作获得新优势的根本途径。其四,既要围绕产业结构分析和全球化竞争策略分析来进行公司战略制定,更要紧紧以核心能力为主线,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管理。其五,既要注重整个营销从4P(商品、价格、渠道、顾客)向4C(消费者、成本、便利、沟通)的过渡,更要突出以顾客信赖为中心,全方位、多视点地推进概念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等多种策略形式。其六,既要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战略管理,更要以此为平台,加快企业向个性化、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其七,既要大力强化产品生产(服务)质量、物流配送、资金核算等等流程机制,更要在此平台上,从更有效,更具体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和速度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其八,既要继续抓好事后的、限于利润目标的战术性的财务管理,更要注重直接参与经营过程的、开放职能的、更注重公司未来价值(包括无形资产价值)的战略性财务管理。其九,既要重视已有的显性的知识(信息、技术、产品、人才和理念、品牌、文化、声誉等等)资源的使用,更要注重其隐性部分知识向显性化转变的开发。其十,既要重视按契约、规定进行工作情况都能毫无争议地被观察到的人力资源管理,更要在积极营造互相尊重、充分授权、发挥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氛围中,更深入地发挥员工潜能。
    一、电力集体企业改制的内容是什么
    (一)电网企业集体企业与东北试点地区集体企业经营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经营情况看,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集体企业普遍经营正常,主要围绕电网主业,以电网建设、电工设备制造和其他服务业为主,企业经营基本稳定,形成围绕电网建设和运营的产业链和价格链组合。而东北试点地区厂办大集体普遍经营困难,据对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的不完全统计,离岗失业的职工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大量集体职工离岗失业后,相应的生活、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另外,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厂办大集体企业与试点企业虽然同样存在集体企业对主办单位较高的业务依赖性,但关联方交易的规范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别。试点地区的部分厂办大集体,由于历史原因,与主办国有企业之间存在资产相互占用、土地房产等资产产权不清等情况。与此对应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集体企业虽对主业依赖性相对较强,但在国家电网公司自我规范和外部财政、价格、审计、税务等部门严格监管下,主业与集体企业资产产权相对清晰,基本不存在相互间资产无偿占用情况(除个别违规现象外),主业与集体企业关联交易规范,基本符合公平市场交易原则。
    (二)电网企业集体企业主要业务与主业业务存在紧耦合关系
    前已述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所集体企业以电网建设、电工产品制造和其他服务业为主,其中以电网建设(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和电工产品制造份额居大,其中电网建设业居于市场垄断地位,电工产品制造业以独立市场主体身份参加国家电网招投标平台参与市场竞争。从产业链角度看,电网建设和电工产品制造均属于电网企业电力供应主业的产业上游,形成对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主业的有力支撑。电网集体企业中电工产品制造和电网建设业正属于国家电网“同心圆”产业布局中的两个重要产业:电工装备制造产业和电建业。由于这些业务与电网的电力供应主业在产业布局中属于紧耦合关系,实际上不论国家厂办大集体政策如何走向,都属于国家电网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整合对象。
    (三)电网企业利用自身力量解决集体企业存在较大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电科院召开直属科研产业重组整合工作部署会,讨论国家电网电科院、中国电科院以及中国电力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电装备)的内部资源重组整合事宜,并宣布了公司直属科研产业重组整合方案。直属科研产业重组整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是:将支撑电网核心业务的科研与产业全面分开,明晰直属科研单位与产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打造上规模、上水平的科技型产业集团。根据整合方案,重组后,国网电科院将重点发展电力二次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智能用电设备、信息通信系统以及中低压电气设备等产业;适度发展直流输电、电力电子和电站辅机等业务。中电装备为电力电子和国际EPC总承包业务的产业载体,中国电科院则为科研单位。从上述情况看,国家电网发展战略对于解决集体企业问题提供了机遇,电网企业现有集体企业中的制造业可以顺势纳入国家电网直属设备制造装备体系,而电网建设业也可趁势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各大建设体系,为各级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打造自己的施工和项目管理力量。
    (四)试点地区的经验表明利用自身力量解决集体企业问题更有利于集体企业改革
    从部分中央企业试点经验看,由于有一些中央企业的厂办大集体目前经营情况还不错,大集体职工安于现状,改制愿望不强,这些大集体企业的人员不想离开主办企业这条大船,抱有主办企业有饭吃,就少不了我们粥喝的想法,对改革后的企业预期不理想。同时大部分中央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主办企业派出的,身份为国有企业正式员工,他们一旦撤出,集体企业将出现管理上的真空。有关调查发现,集体企业改革后,主办企业派出的员工全部撤回,新选出的集体企业负责人没有管理经验,结果原本经营状况不错的企业变成了烂摊子。集体企业改革后,主办单位的管理人员又不愿意留在集体企业,一旦撤回,集体企业又出现管理真空,陷入两难的境地。这种厂办大集体改革后的状况应该在电力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中竭力避免,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利用自身产业整合策略实现集体企业的有序重整和改革,是避免电力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陷入困境的有效办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