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公民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有6项 |
释义 | (一)应征服兵役。 (二)参加民兵组织。凡十八岁至三十五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应征服现役的以外,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 (三)参加军事训练。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在校学生要依法接受军事训练。 (四)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军事机密。 (五)预备役军官要依法履行登记手续,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和军事活动,接受政治教育,随时准备应召服现役。 (六)公民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一、作为公民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作为公民应承担以下社会责任: 1、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 2、从远大理想着眼,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社会责任感; 3、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社会责任感的树立;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5、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责任感向高境界发展; 6、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具体如下: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义务。 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 1、履行兵役的义务; 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 5、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6、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公民义务是指权利主体应当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如享有一定权利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应负的责任。公民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法律的或行政的)来保证履行。任何一项权利必有相应的义务,在法律上以明示(如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或者默示(如授权性规范)的形式予以规定。 二、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哪些? 我国公民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履行兵役的义务、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和改革的义务;支持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义务;支前参战的义务;拥军优属的义务;军民联防的义务;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保护国防工程和设施的义务;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义务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