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样的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承诺书格式 (一)可依次由标题、启语、正文、结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 (二)标题:或以文种“承诺书”为题;或由事由 文种“承诺书”组成,如“廉洁自律承诺书”;或由单位(三)名称 事由 文种“承诺书”组成。 (四)启语:说明签署承诺书的目的,表达作出承诺的意愿,用“我郑重承诺”、“我向??作以下承诺”一类语句引出正文。 (五)正文:其内容主要是作出具体的承诺,大多采用分条式写法。 (六)结语:是一些表态性语句。 (七)署名:是承诺人的签署。承诺人是单位的,先写单位全称,加盖单位印章;后由主要负责人签署,或盖上其签名章。承诺人是集体的,先写上集体名称,后由该集体内所有成员一一签署,或由该集体主要负责人签署。承诺人是个人的,由个人签署,签上姓名。 (八)日期是签署之日,年、月、日齐全,规范书写。 二、承诺书什么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效益 (一)签订的承诺书必须是反映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 (二)该承诺书的约定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并且没有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三)承诺书没有侵犯他人的相关利益。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承诺书才会具有法律效力。 三、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承诺书实际上是一种合同,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有效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义的表达,不得被强迫、威胁、利诱、欺骗等; (二)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承诺书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承诺书可能无效; (三)不侵犯他人利益。承诺人只能根据自己有权处分的物品进行处分,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