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悬赏广告属于合同吗?是否要求完成悬赏行为的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
释义
    民法典草案将悬赏广告纳入合同编,意味着完成悬赏行为的人无需具备行为能力。发出悬赏广告的人不能以行为能力为由否认完成悬赏行为的人的权利。举例说明,悬赏人不能因完成悬赏行为的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而拒绝履行承诺。
    法律分析
    民法典草案合同编中提到悬赏广告,这意味着通过对文意、体系、目的、历史多个方面的观察,民法典准备把悬赏广告作为要约的一种,纳入合同编。同时,完成悬赏行为的人并不必须需要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悬赏广告的内容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能完成的行为,发出悬赏广告的人不能因完成悬赏行为的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否认他完成了悬赏行为。
    一个有趣的例子:如果有人悬赏说,谁能在数九寒冬时在人大一勺池游两个来回,我就给他一百万。结果一个五岁的小孩做到了,悬赏人不能事后说,因为你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你完成了我也不给你一百万。
    文章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拓展延伸
    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及参与者资格要求
    悬赏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悬赏广告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开邀约,即广告主向广大公众发出邀请,希望有人能够完成特定任务并获得相应的悬赏。
    然而,对于参与悬赏行为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要求。首先,他们必须是具备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即年满18周岁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次,他们必须具备相关的技能、知识或经验,能够完成悬赏所要求的任务。此外,一些特定的悬赏广告可能还对参与者的背景、信用记录或资格进行额外的要求。
    总之,悬赏广告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但参与者必须符合一定的资格要求才能参与其中。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悬赏广告的公正性和可执行性,保护广告主和参与者的权益。
    结语
    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及参与者资格要求,是保障悬赏广告的公正性和可执行性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悬赏广告作为一种公开邀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然而,参与者必须是具备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并具备相关的技能、知识或经验,以完成悬赏所要求的任务。这样的规定确保了悬赏广告的合法性和可靠性,保护了广告主和参与者的权益。因此,在参与悬赏广告时,我们应当了解并满足相应的资格要求,以确保我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第五章 民间收藏文物 第五十六条 文物商店不得销售、拍卖企业不得拍卖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文物。
    拍卖企业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第五章 民间收藏文物 第五十四条 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
    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不得从事文物购销经营活动,不得设立文物商店。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第五章 民间收藏文物 第五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文物购销、拍卖信息与信用管理系统。文物商店购买、销售文物,拍卖企业拍卖文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记录,并于销售、拍卖文物后三十日内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拍卖文物时,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为其保密;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