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分业经营管理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分业经营就是指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理。按照企业管理的程度不同。分业经营管理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分业经营管理是指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分离; 第二个层次的分业经营管理是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 第三个层次的分业经营管理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 比如在证券业内部,经营证券承销业务、证券交易业务、证券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分离。我们通常所说的分业经营是指第二个层次的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分离。依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我国金融业中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个子行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各个子行业都有各自的主管机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子行业不得进入其他子行业的业务领域。 分业经营管理也并非完美无瑕,也有许多不足。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缺陷也愈加明显。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使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几个子行业不能进行优势互补,也无法给投资者提供全面的理财服务。目前,国际金融的潮流是混合经营。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中小投资者多,市场投机性强。为了有利于金融创新,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修订后的证券法增加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为我国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预留了空间。 一、信托怎么定义? 信托是一种由他人进行财产管理、运用、处分的财产管理制度。 信托机构为财产所有者提供广泛有效的服务是信托的首要职能和唯一服务宗旨,并把管理、运用、处分、经营财产的作用体现在业务中, 它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