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什么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禁止三种垄断行为: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垄断协议包括横向和纵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包括不公平定价、拒绝交易等行为,经营者集中包括合并和控制权取得。 法律分析 哪些垄断行为被法律禁止?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三种垄断行为被法律所禁止。一是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三是经营者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1、垄断协议又称卡特尔,是指连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互相之间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包括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着之间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的价格; (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料采购市场; (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5)联合抵制交易。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一般不具有竞争关系)之间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主要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协议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支配地位,从事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主要包括: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制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没有正当理由搭授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确定上诉行为是否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应采取合理分析的原则。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包括三种情形:一是经营者合并;二是经营者通过合同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是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时间决定性影响。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三种垄断行为: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垄断协议包括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包括不公平定价、拒绝交易等行为。经营者集中则是指合并、控制其他经营者或对其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反垄断法的实施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修正): 第二章 垄断协议 第十六条 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反垄断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国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