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美容手术未达到心理预期,可以不付钱吗 |
释义 | 需要分情况讨论。整形人与医疗美容机构之间存在的是合同关系,整形人为达到变美的目的有给付金钱的义务,医疗美容机构有按照整形人的要求,达到整形人目的的义务,同时其应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在实施治疗前,向整形者本人或亲属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就整形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因此,如果双方关于整形预期效果的约定具体明确,但未能实现,医疗美容机构应承担未达到整形人目的违约责任,即医疗美容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效果与约定的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来承担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据差距的大小,并考虑整形美容手术的特殊性,消费者可以要求减少费用或退款。如因整形人自身结构的原因,且医疗美容机构亦在事先告知整形人囿其自身因素无法达到其预期效果,整形人仍坚持整形手术。此种情况下,如无法达到整形人预期效果,其仍应支付美容整形费用。行动建议:签订整形整容手术合同,要特别注意合同条款对术后效果的约定,包括广告宣传效果及服务提供方的承诺等,都可能具有一定的证据资格,从而证明对方是否违约。 做美容手术没有达到使用效果怎么办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业医师对就医者实施治疗前,必须向就医者本人或亲属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 因此,美容机构已经按照合同条款履行责任,美容手术后没有达到当事人期待的效果,不能认定手术失败。 听从医疗美容机构建议导致手术失败,可以要求赔偿吗 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义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听从医疗美容机构建议导致手术失败的,可以要求赔偿。但是,具体赔偿比例的大小,应区分以下几种情况:①医疗美容机构未尽说明义务,未结合就医者自身结构情况,随意建议,致使手术目的无法达成。此种情况下,医疗美容机构为达到高收益,忽略就医者自身结构情况,诱导就医者选择其建议的医疗美容手术方案,造成就医者损害。其主观恶意较大,应承担较多的损害赔偿责任。②医疗美容机构结合就医者自身结构情况,尽到了说明义务,但因未尽注意义务,违反诊疗规范,致使手术目的无法达成。此种情况下,医疗美容机构未按照相关诊疗规范,致使医疗美容手术目的无法达成,造成就医者损害,其过错责任比例应结合其违反诊疗规范的程度进行判定。③医疗美容机构结合就医者自身结构情况,尽到了说明义务,但因未达到就医者心里预期。此种情况,因医疗美容机构结合就医者自身结构,尽到了说明义务,也未违反相关诊疗规范,未造成就医者损害,仅因无法达到就医者的心理预期,很难认定医疗美容机构存在过错。行动建议:手术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复杂的,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只有基于医美机构的明显过失和过错的,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认定过失或者过错往往具有专业性,故专业的鉴定机构出具的相关专业意见往往对法院认定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医疗美容手术的医生需要具备哪些资格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②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其中,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医师,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医师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中医科和美容皮肤科项目的医师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中医专业和皮肤专业临床工作经历;③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④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以北京市为例,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认定每年组织2次,认定结果报市卫生局审核。主诊医师资格经市卫生局审核后,由认定机构颁发《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定期考核根据《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行动方案:在做医疗美容之前,一定注意查看主诊医师的相关资质,如果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质量上大体是不能保证的。 紧急情况下可以不可以未取得家属同意就做手术 1、紧急情况下,可以未取得家属同意就做手术,但是应当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2、在一般情形下,医务人员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的,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美容机构被吊销医疗美容资质后,消费者可要求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吗 可以,因为未进行的消费实际上不可能再进行了。医疗美容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行为,其主体必须是具备医疗资质的人员和机构。对于美容机构来说,尤其是专业从事医疗美容的机构,吊销医疗美容资质,实际上意味着其丧失了继续执业的前提条件。如果继续执业,继续向消费者提供医疗美容服务,就是非法行医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消费者向医疗美容机构办理预付款卡,或者支付预付款的行为本身,实际上在消费者和医疗美容机构之间形成了一份服务合同。该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的,可以变更,也可以终止。根据《民法典》,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可以解除合同。医疗美容机构因为自身的原因造成医疗美容资质吊销,实际上符合“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情形,造成合同的主要目的无法实现,消费者可以解除医疗美容服务合同,将尚未消费的预付款退还。行动方案:一旦发现医美机构的资质被吊销,请第一时间去退款,不要接受转诊到其他机构,也尽量不要继续再做,因为机构被吊销执照意味着大量消费者退款、人员遣散、债务处理等事项,所以第一时间就行动起来,否则很可能造成无钱可退的局面。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