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执行过程中,哪些财产无法被允许执行? |
释义 | 有下列财产: (一)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四)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 (五)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 (六)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 执行过程中债权允许转让吗,执行程序中债权转让有效吗 执行过程中债权能转让,债权转让后,受让人可以依据债权转让协议,申请追加自己为申请人;追加后,案件继续强制执行。 对此法律规定,申请执行人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且书面认可第三人取得该债权,该第三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哪些财产不能执行被执行人财产 被执行人不能执行的财产有: 1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2.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 3.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4.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 5.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等。 被执行人的财产怎么执行 执行中,被执行人的外地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法院可以委托异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 案件委托执行时,委托法院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委托执行函; (二)申请执行书和委托执行案件审批表; (三)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副本; (四)有关案件情况的材料或者说明,包括本辖区无财产的调查材料、财产保全情况、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生效法律文书的履行情况等; (五)申请执行人地址、联系电话; (六)被执行人身份证件或者营业执照复印件、地址、联系电话; (七)委托法院执行员和联系电话; (八)其他必要的案件材料等。 强制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怎么办 1、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转移是侵权行为发生后强制执行立案前,足以影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撤销其转移行为。 2、如果转移财产的行为发生在强制执行立案后,申请人可以要求执行局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被执行人私自转移财产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被执行人没钱还,没财产执行该怎么办 老赖确实无力偿还债务的,可以与借款人协商延期或者分期偿还。借款人(债权人)起诉到法院判决后,欠款人(债务人)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而拒不执行的,会被拘留、罚款。情况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当然,债务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该内容由 唐凤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