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 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建立经济特区的意义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法律依据: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正在积极筹建,深圳的蛇口工业区已开始施工,进度较快。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开始出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实践表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它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两省的有利条件,加快两省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的四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