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中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判定规定 |
释义 | 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违反卫生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刑法中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分析 刑法中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分析是对刑法中关于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判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判定需要考虑犯罪主体的行为意图、实施过程、结果等因素。同时,通过对司法实践的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判定标准和判例,为类似案件的审判提供参考。这一研究对于完善法律适用、保护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的维护。 结语 传染毒种扩散罪的刑法裁量规定对于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处罚。根据法律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后果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中对于传染毒种扩散罪既遂的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分析的研究对于保护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判例,可以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章 毒品管制 第十九条 国家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实行管制。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禁止走私或者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铲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章 毒品管制 第二十条 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种植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 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以及国家设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列为国家重点警戒目标。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或者国家设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等警戒区域的,由警戒人员责令其立即离开;拒不离开的,强行带离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二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