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员身份一栏怎么填写? |
释义 | 身份填写要按照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可以填“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在编若想报考公务员考试,首先要看考生所任职位是否有最低服务年限,如果任职没有达到最低服务年限,原则上不得报考;如果满足,考生可以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但要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报考证明后才可以报考。 身份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 身份制是个新的概念,其中的“制”,显然就是制度之意。据《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的定义,制度或制度化的模式可以定义为,解决社会中一些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的或者使社会有秩序生活的(行为)制约准则。 这可能是比较接近制度的初始涵义的解释。其中说的“准则”经社会化过程习得,以观念的形态储存在社会成员的意识结构中,指导行为;使外显的行为程序化。 这里“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是人类社群的生活实践所认定的,它因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而有差异。这样形成了不同民族社区各自不同的制度或制度化模式。中国身份制就是在中国社会,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处理中国社会中人们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形成的行为制约准则。 中国身份制通常有以下几层含义: 1、身份的本身意义。指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人类社会最初身份只是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现代社会中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分为两类。客观的,如原籍;年龄;辈分;性别;职务;职业等。主观的,指内含身份认同:内部人和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等。 2、与他人的关系定位。与对方处于什么关系,如雇员和雇主的关系、父子关系和同事关系等。身份一经确定就相应地与他人存在了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大体可分为两类,即纵向的关系和横向的关系,前者是上下关系,如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后者是平行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朋友关系等。 3、相关身份观念的行为规则。如何与他人相处,是指所确定的身份关系中相应的行为准则。如君臣关系的行为规则、父子关系的行为规则等。还有比如内部人与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的定位及行为规则。 4、阶序意识。指资历、资格、等级级别等。“阶序”是一种比“身份、地位”更细致的区分,他不仅存在于不同地位的人之间,在相同身份、地位的人之间,也依据一定标准形成精细的等级阶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