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香港金管局总裁:架起人民币在岸和离岸 |
释义 | 【直接投资】香港金管局总裁:架起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联系桥梁 2004年1月,香港银行开始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拉开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的序幕。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对过去7年多发展的评价是: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已具雏形,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在国际间推广离岸人民币业务,并深化离岸与在岸市场的联系,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过程。 陈德霖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不单是为以香港为基地的企业服务,同时也将人民币的业务辐射全球。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但也强调应该现实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过程漫长,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 香港的“桥梁”作用 陈德霖说,离岸市场因应国家政策而产生,并相对于在岸市场而存在,两个市场之间既要有分隔,又要有联系。他形象地将两者的联系渠道描述为三座桥,而其中两座正待完善。 第一座桥是跨境贸易。自2009年,香港开始发展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贸易项下的连接桥已基本建设完成。 第二座桥是直接投资,包含人民币“走出来”以及“走进去”的双向过程,分别对应海外直接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两种人民币结算方式的建立。 陈德霖说,今年1月内地已出台ODI管理办法,不过这项业务的开展需要时间,因为“人民币出境到海外投资要看投资的地方是否接受,看人民币的普及化到什么程度。而FDI还没完全修好,因为现在是以个案审批”。 2010年7月,香港合和公路基建成功在港发行13.8亿元人民币债券,成为首家通过离岸发债筹集人民币、再通过FDI回流内地的非金融机构发债体。此后陆续有麦当劳、大众汽车等公司通过发行这种人民币“点心债”融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