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计件工资怎么计算? |
释义 | 法律分析:一、计件工资是根据职工完成的劳动数量和按事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和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按计件对象不同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 (一)计件单价的公式 1、按产量定额计算:计件单价=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 2、按工时定额计算: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计件单价=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二)集体计件 1、按产量定额计算:计件单价=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的工资标准之和。 2、按工时定额计算: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产量定额计件单价=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之和*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的产品工时定额。 二、什么是计件单价 计件单价,指实行计件工资制时,企业为职工完成的每件合格产品(或某项作业)规定的工资支付标准,一般应以工作等级、定额水平和相应的标准工资进行计算的,采用计件工资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职工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有利于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为了明确个人经济责任,便于考核职工个人经济效果,可以实行个人计件工资制;在条件不便实行职工个人计件工资制的情况下,可先按集体计件进行计算,然后再将集体计件所得的计件工资在小组成员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三、哪些单位可以实行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指按照职工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作业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发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种或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1、能准确计量产品数量; 2、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并能准确检验; 3、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主观努力; 4、具有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较健全的原始记录; 5、生产任务饱满,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和产品销路正常,并需要鼓励其增加产量。计件工资具有直接无限计件工资、有限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等多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