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宅基地的三权分别是什么 |
释义 | 土地宅基地的三权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2014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是为了将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制度法制化。 一、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三权分置” 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是指宅基地的所有权、使用权、资格权三圈分开。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归集体所有。我国法律将宅基地的使用权规定在用益物权当中,表明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而关于宅基地的资格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宅基地和集体土地的区别 宅基地和集体土地的区别是宅基地是集体建设用地的一种,集体建设用地包含了农村宅基地。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解决集体成员居住问题的建设用地,对其使用权对象有限定,非集体成员不可以使用。集体土地,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也称作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是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中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二种形式。宅基地是指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农村宅基地受理政策 农村宅基地政策有: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