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高温作业法律法规 |
释义 | 根据相关规定,高温作业时间应根据气温情况进行调整。当最高气温在35℃以上但不超过37℃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措施,以缩短劳动者的连续作业时间。当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但不超过40℃时,用人单位应限制劳动者在室外露天作业的累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并确保连续作业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此外,还有其他相关规定需要遵守。 法律分析 高温作业时间规定: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其他。 拓展延伸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高温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穿着适当的防护服装,包括防火防热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减少高温对身体的伤害。其次,要定期进行高温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此外,还应设置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另外,要加强对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设施和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并进行有效的灭火。通过这些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结语 高温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适当的防护装备、健康检查和充足的休息时间,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加强对作业场所的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灭火,也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高温作业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 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