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再审案件二审开庭程序 |
释义 | 再审案件的二审开庭程序取决于再审对象的生效裁定或判决。一审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定或判决按一审程序审理,二审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定或判决按二审程序审理。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提审的再审案件也要按二审程序进行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案件应另行组成合议庭。 法律分析 一、再审案件二审开庭程序 1、法院审理再审案件适用什么程序完全取决于法院再审的对象是哪一审的生效裁定或判决。 2、也就是说,如果生效的裁定或判决是由一审法院做出的,那么按照一审程序来审理,同样,如果、再审的对象是二审法院做出的生效判决或裁定,则按照二审的程序来审理案件。依照再审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包括原审法院、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3、需注意,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提审的再审案件,即使原来是一审法院审理终结的,也要按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二、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186条(2012年修订后第207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拓展延伸 2023再审案件二审庭审程序及法庭规则 在2023年,再审案件进行二审时,庭审程序及法庭规则将起关键作用。在庭审程序中,首先进行开庭宣告,法庭成员介绍后,双方当事人进行出庭确认。接着,原告进行起诉陈述,被告进行答辩陈述,并进行证据的交换。法庭将组织对证据的审查和质证,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进行辩论陈述。庭审过程中,法庭会进行必要的调查、询问和辨认,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最后,法庭将进行结案陈述,宣布休庭,并择期宣判。法庭规则包括庭审秩序、证据规则、辩论规则等,旨在确保庭审的公正、公平和高效。通过严格遵守庭审程序及法庭规则,保障了再审案件的正当审理和司法公正。 结语 再审案件二审开庭程序要根据再审对象是哪一审的生效裁定或判决来确定。如果是一审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定或判决,则按照一审程序审理;如果是二审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定或判决,则按照二审程序审理。需要注意的是,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提审的再审案件,即使原来是一审法院审理终结的,也要按照二审程序进行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在2023年,再审案件进行二审时,庭审程序及法庭规则将起关键作用,确保庭审的公正、公平和高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八十一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的人,同时抄送公安机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