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10年后是否可以提起财产分割诉讼? |
释义 | 诉讼时效是根据法律规定的,一般为三年。如果离婚满十年后才起诉分割财产,法院将不受理。借条过了三年也可以起诉,但法院会驳回起诉。医疗纠纷也适用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从权利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以上是对诉讼时效问题的解答。 法律分析 根据离婚后分割财产的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因此,离婚满十年后,当事人就无法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起诉分割财产。如果当事人对财产分割存在异议,法院将不会受理此类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将依照其规定执行。 一、借条过了三年可以起诉吗 (一)借条过了三年一般也是可以起诉,对于超过时效起诉的情形,提出都是可以起诉并被受理。但是法院在受理后,法院在查明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事实后,会驳回起诉。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法院驳回诉讼请求,就是说,债权人的索要欠款的权利还在,债权人永远都有权持借条向对方要求还债,只是不能借助法院的强制力量要求对方归还,法院不管了。 (二)与诉讼时效有关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医疗纠纷是否具有诉讼时效 医疗纠纷案件适用诉讼时效的制度,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结语 根据离婚后分割财产的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离婚满十年后,当事人无法在法定时效内起诉分割财产,法院将不受理此类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借条过了三年一般也是可以起诉,但法院会在受理后查明是否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事实,若无则驳回起诉。医疗纠纷案件同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以上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七条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一方申请查询登记在对方名下财产状况且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离婚诉讼期间,夫妻双方均有向人民法院申报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义务。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