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施工扬尘处罚依据 |
释义 |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施工扬尘的处罚依据,要求运输散装物料的车辆采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挡,城区主干道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不低于1.8米。 法律分析 施工扬尘处罚依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硬质围挡,城区主干道两侧的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高度不低于1.8米。 拓展延伸 施工扬尘管理与控制措施 施工扬尘管理与控制措施是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首先,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封闭围挡,防止扬尘向周围环境扩散。其次,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湿式作业方法,如喷水降尘、洒水等,有效控制扬尘产生。此外,还可以采用覆盖材料、喷洒抑尘剂等措施来减少扬尘的产生和扩散。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扬尘管理措施。通过这些管理与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 结语 施工扬尘管理与控制措施是为减少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置封闭围挡、湿式作业、覆盖材料等。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确保严格执行管理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地、水面、湿地和地面铺装面积,防治扬尘污染。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条 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推行清洁动力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