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遗失物品被盗,警察是否立案?
释义
    拾得遗失物需返还权利人,捡到遗失物需自行到法院提起诉讼。不当得利需满足三个特征:一方受益,一方受害,无合法根据。遗失物指非基于意愿而暂失占有的动产,拾得遗失物需返还权利人或通知有关部门。若故意或过失毁损遗失物,需承担民事责任。发布招领公告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民法典》生效后,与其相冲突的条例失效。
    法律分析
    捡到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属于法院管辖,协商不成的,需要自行到法院提起诉讼。
    不当得利的三个特征: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的情况,则有种种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遗失;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直接占有人将物遗丢失,对于间接占有人即所有人来讲,是为遗失物。再如,无行为能力的所有人将物抛弃,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权的抛弃。但是所有人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虑,将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隐秘的场所,这时所有人并没有丧失对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遗失物,如果因年长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则为埋藏物或者隐藏物。
    捡到遗失物品有怎样的法律效果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民法典》于2021.1.1生效,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失效。
    结语
    捡到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需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不当得利的特征包括:一方为受益人,与受害人有因果关系,且没有合法根据。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意愿而暂时丧失占有的动产,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是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及时通知或送交有关部门,部门应妥善保管。若因故意或过失导致毁损,需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时需支付必要费用,若有悬赏寻找遗失物的承诺,也应履行。侵占遗失物的拾得人无权请求费用或履行义务。若6个月内无人认领,归国家所有。《民法典》生效后,与其冲突的条例失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九章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