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进行详细解读
释义
    工伤假是指员工因工伤需要停工治疗并保留薪资的期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停工留薪期内,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法律分析
    工伤假是指发生工伤事故后,治疗和休养所需要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工资照发。因此工伤假期就是指员工发生工伤,需要停工进行治疗并保留薪资的期限。
    规定可以停工留薪。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有如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拓展延伸
    劳动法的权益保护与雇佣关系管理
    劳动法的权益保护与雇佣关系管理是指在劳动关系中,法律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并规范雇佣关系的管理。劳动法旨在确保劳动者获得公平的待遇、合理的工作条件和保障其基本权利。在雇佣关系管理方面,劳动法规定了雇佣合同的订立、执行和终止的程序和要求,明确了雇主和劳动者的权责,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保护的最低标准,如最低工资、最长工作时间、休假、社会保险等,以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劳动法的权益保护与雇佣关系管理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结语
    工伤假是员工因工伤需要停工治疗并保留薪资的期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停工留薪期内,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劳动法的权益保护与雇佣关系管理旨在确保劳动者获得公平待遇、合理工作条件和基本权利的保障。它规定了雇佣合同的程序和要求,明确了双方的权责,同时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劳动法的权益保护与雇佣关系管理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六条 【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