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没写清怎么补充 |
释义 | 离婚需要协定离婚协议,任何一方对离婚协议存在异议的,必须在一年内提出,否则只能按照协议执行,拒不执行可以到法院起诉。事人可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内容,经人民法院审理并判决后,当事人依生效法律文书再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就孩子抚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的支付、增加、减少等纠纷起诉至法院的,应列未成年子女为原告,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 一、起诉离婚的程序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 (1)起诉和受理。原告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原被告的身份信息和证据等; (2)审理前的准备。这部分主要是审判人员要做的工作,在受理案件之后、审理之前弄清双方当事人的请求与答辩,调查、收集证据,通知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参加诉讼; (3)开庭审理。即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调解或判决;开庭审理又分为: ①准备阶段,主要是查明案件能否进行实体审理的问题; ②法庭调查,主要是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对案情进行直接、全面调查; ③法庭辩论,主要是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争议焦点进行辩论; ④调解或判决。法官在审理和辩论的基础上可进行调解,达成调节协议,审理即告终结;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依次判决。 (4)宣判。人民法院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到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二、离婚分割财产的原则是什么 1、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应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一方经济收入较低、没有经济收入而少分或部分给他(她)财产。 2、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目前我国妇女的经济条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财产分割上适当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利益,给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适当多分一些财产。 3、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有过错,不代表就会“净身出户”。 4、公平原则:离婚时应清算夫妻的经济利益,例如:夫妻双方对家务劳动、抚养子女的付出,一方离婚后生活水平的下降,妥善安置离异后的换病房等。 5、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先于法定的原则: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可以多种形式处理双方财产问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