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惩罚恶意骂人者?" |
释义 | 骂人在法律上的处理:一般骂人不构成侮辱罪,但可能受行政处罚;网络侮辱或诽谤构成民事侵权,可起诉要求停止侵害和赔偿;暴力或在出版物中侮辱或诽谤他人构成犯罪,可判刑;恶劣辱骂破坏社会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可判刑。 法律分析 骂人在法律上的处理如下: 1、一般性的朋友邻里因纠纷而骂人,社会危害性小,都不会达到侮辱罪的程度,不会受到法律处罚; 2、如果不是在公共场合公然用言语侮辱他人,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则只是简单民事侵权,根据行政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具体如下: (1)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利用互联网或在线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受害人可以依法起诉,要求法院判决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民事赔偿责任; 3、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包括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4、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处罚如下: (1)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辱骂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保护个人尊严:应对恶意言辞的法律措施 针对恶意言辞对个人尊严的侵害,法律设立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首先,诽谤罪是其中之一,对于散布虚假、损害他人名誉的言辞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次,民事诉讼中的名誉权保护也是重要手段,受害者可以通过起诉索赔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此外,网络言论管理也是重点,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对恶意言辞及时删除和封禁相关账号。更进一步,教育与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恶意言辞的认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呵护每个人的个人尊严。 结语 言辞侮辱他人涉及法律责任,但处理方式因情节不同而异。一般性朋友邻里纠纷中的骂人行为,社会危害较小,不构成侮辱罪。在公共场合公然侮辱他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属于简单民事侵权,可受行政处罚。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方式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民事侵权,受害人可起诉并要求赔偿。若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可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将受刑事处罚。辱骂他人且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将受刑事处罚。为保护个人尊严,法律设立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刑事追责、民事诉讼和网络言论管理。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和公众宣传,共同维护良好社会氛围,是保护个人尊严的重要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