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开具老年人监护人证明
释义
    监护公证是为了证明当事人享有监护权的事实或监护协议的真实合法性。在涉外交往中,特别是需要证明监护人享有监护权时,公证处可以办理监护公证。申请时需提供身份证件、与被监护人关系证明、被监护人基本情况等材料。监护协议不得违反宪法和政策规定,公证处不予公证。法定监护人无需再进行法律程序,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监护人,如父母无监护能力,监护顺序为祖父母、兄姐或其他亲属、朋友经同意承担监护责任。
    法律分析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享有监护权的事实或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监护协议真实、合法的活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监护人为履行监护职责首先要证明自己享有监护权,在这种情况下,公证处可以为当事人办理监护公证。
    监护公证由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监护协议公证也可由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应当亲自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时,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证件;
    2、与被监护人关系的证明;
    3、被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4、其他材料。如监护协议,有关单位同意的证明等。
    监护协议不得含有强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训练等有碍被监护人成长的内容,对不符合我国宪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的监护协议,公证处不能给予公证。
    法定监护人是否要走法律程序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不需要再进行任何程序。依照《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监护人顺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结语
    监护公证是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用于证明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在涉外交往中,监护人需要通过公证来证明自己享有监护权。申请监护公证时,当事人必须亲自向具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监护协议不得包含违反宪法和政策规定的内容,公证处将不予公证。对于法定监护人,他们无需进行任何程序,因为法律已直接规定了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若父母无监护能力,则监护人顺序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经相关单位同意的亲属或朋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九条 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下列活动:
    (一)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
    (二)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
    (三)提供咨询服务;
    (四)依法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
    (五)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
    (六)参加志愿服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七)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调解民间纠纷;
    (八)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4: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