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超过报到证上面的日期还能报道么?
释义
    法律分析:
    有两个报到期限。一个是正常毕业期限;另一个是择业期两年的期限。
    只有超过两年报到期限,才不能报到,但作为报到证,仍然是有用的,它可以证明该毕业生是符合毕业资格可以就业的档案材料,相反,是拿不到报到证的。
    法律依据:
    《关于大学毕业生办理报到证的政策解读》
    一、大学毕业生务必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三方须签订由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表、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就业协议书。
    凡是到能接收毕业生档案、户口、有人事权的单位,如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部队或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就业必须签订三方协议书,学校必须按照协议书派遣毕业生、用人单位必须接收毕业生、毕业生必须按时到用人单位报到。 在私营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也务必签订一式四份就业协议书,然后由学校向自治区教育厅申报办理《报到证》。
    二、签订协议书,办理报到证对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报到证》(以前曾称《派遣证》),由教育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毕业生的调配部门签发,是毕业生参加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证明通过国家统招考入高等院校的重要凭证(自考和成人教育无报到证)。
    自治区教育厅依据学生签订的三方《就业协议书》,经审核签发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由学校发放给每名毕业生。学生持《报到证》办理工作报到、个人户口迁移落户、人事档案落户、流动等手续。然后由各地人才服务中心启动该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办理人事档案正规管理、职称评定管理、干部身份的确认定级、落户等。所以说,《报到证》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讲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同等重要。
    三、毕业手续落户
    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一定要将个人毕业档案等关系落到各地人才交流中心。目前各地接收毕业生档案(包括回生源所在地)的依据是《报到证》,没有《报到证》,异地就业无法落户;没有《报到证》,人社局或人才交流中心不予接收毕业生的档案,其档案不能在人才市场流动;没有《报到证》,国家的企事业单位都无法将其作为正式员工聘用,日后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等,都将受到限制;没有《报到证》,无法参加户口所在地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招考录取。因此,特别提醒同学们,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都必须签订就业协议书,便于办理《报到证》。如果工作了却没有报到证,相当于普通的打工者,享受不了国家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