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关于变造货币罪量刑标准的确切规定 |
释义 | 变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细分及与伪造货币罪的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变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为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的区别在于制作方式、主观目的和犯罪行为形式。伪造货币罪的刑罚较重,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一、变造货币罪量刑标准细分是什么 1、变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为: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一百七十三条 变造货币罪,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伪造货币罪和变造货币罪有什么区别 1、伪造货币是仿照真货币制作的假货币,变造货币是对真货币进行加工形成的货币; 2、前者要求主观上明知,后者要求主观上具有变造货币非法牟利的目的; 3、前者实施伪造货币的行为,后者实施变造货币的行为;伪造货币是行为犯,变造货币要求达到数额较大。 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2)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3)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拓展延伸 变造货币罪的法定刑和量刑准则分析 变造货币罪是指故意伪造、变造货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货币进行交易等行为,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变造货币罪的法定刑和量刑准则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0条,变造货币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量刑准则主要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法院在具体判决时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过错程度、犯罪手段、犯罪动机、赃款数额等因素进行量刑决定。变造货币罪的法定刑和量刑准则的细分有助于确保刑罚的公正与合理,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经济安全。 结语 变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细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0条规定,对于变造货币罪的处罚分为两类: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货币罪和变造货币罪的区别在于伪造货币是制作假货币,而变造货币是对真货币进行加工。变造货币罪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其的法定刑和量刑准则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经济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条 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票据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变造票据的; (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 (三)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四)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六)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 (七)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