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的制定
释义
    在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法律条款,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起草,或者政府相关部门起草,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就生效了。并没有什么“依据”之说。
    特征
    首先,它是一项国家机关的活动,是同国家权力紧密相连的活动。
    其次,它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活动,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专门国家机关的职权活动。
    第三,是依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第四,它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活动。
    第五,立法是产生或者变更法的活动,这是立法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结果。就是说,立法是导致国家意志的形成或者变更的结果的活动,这是立法的直接目的和要求。不产生国家意志或者不改变法的内容,就不能称之为立法活动。
    立法的形式
    第一,按照立法的主体即立法机关的不同,可以分为:
    ①根据政体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君主立法或者专制立法和议会立法或者民主立法。
    ②根据立法机关的组成不同,可以分为一院制立法和两院制立法。
    ③根据立法机关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国家立法机关立法、国家行政机关立法和授权立法。
    ④根据立法机关地位不同,可以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
    第二,根据立法主体行为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
    创制是具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作和规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认可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于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习惯承认和许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修改,又叫修正、修订,是国家立法机关对于原先国家机关颁布生效的法律予以部分的变更,包括删除原有内容和补充新的内容。
    废止,又叫废除,是指国家机关终止正在生效的某些法律的活动。废止的形式有: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
    此外,还可以根据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性质,分为民事立法、刑事立法、行政立法、经济立法和立宪活动;根据对社会关系调整的作用不同,分为实体法立法和程序法立法;根据所立之法的效力的不同,可分为一般法立法和特殊法立法等。
    立法的意义
    立法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是国家职能和作用的必要手段和具体体现形式。首先,它是国家意志形成和表达的必要途径和方式。第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必须利用立法手段,来确认那些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第四,立法还有指导未来的预测功能。最后,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条件,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活动。
    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10月到1954年9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个阶段,从1954年10月到1957年底。
    第三个阶段,从1958年初到1966年5月。
    第四个阶段,从1966年6月到1976年10月,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到粉碎“四人帮”为止。
    第五个阶段,1976年10月,特别是从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到21世纪。
    思想和原则
    1、法的制定的指导思想,是指贯彻立法活动整个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则,它关系到立法活动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它既是立法活动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思维抽象,又是立法活动的思想指导和最高准则。
    在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应该是其共同的立法指导思想。
    具体到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法指导思想应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我国社会主义的立法,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③总结国内实践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④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⑤立足全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
    ⑥群众路线和专门机关工作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⑦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与及时创、改、废相结合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