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司法拍卖是行政强制执行吗 |
释义 | 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中的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司法拍卖时,司法拍卖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十二条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第十三条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一、行政强制执行违法的救济措施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采取任何强制措施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但是,现实中仍存在不少违法执法行为。比如本来不应被拘留的情况,执法机关确将当事人拘留。 通常来说,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需要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四)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的; (五)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六)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其他情形。 那么,作为当事人遭遇行政违法执法时应该如何救济? 1、投诉、举报; 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执法机关上一级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的方式来维权,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信访中发现并确认的行政执法过错行为,在认定过错责任并作出处理决定后,受理投诉、举报、信访的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书面告知投诉人、举报人、信访人。 2、行政复议; 当事人可以向作出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行政复议。 3、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